自然博物馆空间叙事设计探讨(续)

        随着我国对文化事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自然博物馆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受自然类展品特性和展示内容的影响其展示空间呈现出同质化的现象。同时体验经济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人们获取到的信息更加多样。常规自然博物馆以物为展示形式和场景营造的基础已经无法吸引观众、激发观众的兴趣点。

空间叙事作为激活展品、观者与场所之间关联的新路径,为自然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因此如何借助空间叙事将自然博物馆打造成一个引发科学与公众持续对话的场所呈现出具有更多可能性的展示空间吸引参观者主动走进自然博物馆每一个自然博物馆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IMG_256

 浙江自然博物院来源:浙江自然博物院

 

1、空间叙事构成要素

博物馆空间叙事设计的构成要素主要分为叙事四要素、叙事主题与叙事内容。所谓叙事就是讲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展品,这其中就需要故事本身、讲故事的人、讲述地点及听故事的人,这四者构成叙事四要素,即展品、设计者、空间、使用者。这四要素决定了博物馆空间叙事设计的整体方向。在决定整体方向后,需要利用故事主题来串联整体的展示空间,并推进故事的进程。但是主题只是故事的大框架,还需要叙事内容来丰富故事情节,增加内容价值。

1.1叙事四要素

叙事四要素包括展品、设计者、空间及观者。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观者是叙事过程真正实现的决定性要素,有了观者,才有了听故事的需求,整个博物馆的空间设计才有目的与方向,才能推进空间叙事的发展。而设计者为了满足观者“听故事”的需求,通过对空间进行叙事性设计,将展品的故事娓娓道来,建立起空间与观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为“讲故事”提供了合适的场合。

IMG_256

 浙江自然博物院来源:浙江自然博物院

 

1.2叙事主题

空间叙事是一种基于故事性的空间编排艺术,而博物馆的叙事性强弱与设计的周密性关系紧密,这就要求我们对展览主题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主题是叙事性的核心,它是展览内容的核心,主题立意的高度和深度都会直接影响展览所体现出的思想水准。主题的确立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是对展品的环境、自然历史及展品本身所表达的情感方面的体验。博物馆空间叙事性设计中叙事主题有着统领全局的作用,它是整个展览空间的中心立意,如同展陈内容的纲领,是建立一个故事性空间体系的基石。

在展示空间结构中,需要考虑到展品、环境、人与空间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了能让展品的故事更容易被观众理解和接受,首先就要寻找到空间架构中与叙事性语境的联系,设计者确立故事主题并创造出与主题相符合的故事场景,表达所需的主题概念,站在观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建立展品与观者之间紧密的联系。

5d92074d420dec6

 重庆自然博物馆来源:浙江自然博物馆

 

1.3叙事内容

在博物馆空间叙事设计中,叙事即内容情节。而展览空间是展品故事立体化的过程,设计师需要让故事更有吸引力,增加故事的情节,有效推动故事发展,并且在表达方式上进行创新,从多维的角度对内容情节进行编排与演绎。博物馆空间的故事情节设计对增加观者的感受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好的故事情节会给观者留下深刻印象,在潜移默化中接收到了展览本身所要体现出的信息。

博物馆设计是一个对空间拆分组合的过程,展厅是一个个单独分隔出来的空间,而只有将各个空间进行串联,各展厅才能像电影一般被完整的内容情节连接,有开篇、有高潮、有结尾,成为有秩序的故事情节空间。

2、空间叙事设计手法

2.1时间组织手法

叙事是需要通过一个个故事情节来组织,叙事的手法通常表现为某一瞬间的情景或行为特征。瞬间、永恒与时序都是时间组织的手法。从时间层面上说,叙述者将事件定格在一瞬间,将这一瞬间所发生的事件记录传递给观者并产生共鸣。这一个个瞬间便组成了历史。而这种历史瞬间的体现在叙事性设计手法中多以人物雕塑、照片、绘画、电影定格等形式来展现。图片和雕塑最具叙事的表现性,能够惟妙惟肖的记录和刻画人物的瞬间表情。

博物馆在讲述不同时期事件的编排方式是按因果关系的逻辑顺序排列的。叙事的场景要给人清晰的空间时序性。时间维度上的叙事顺序,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也可以先把故事结尾提到最初去呈现。博物馆展示空间中按照时序的叙事设计手法可以分为:顺序、插叙、倒叙和补叙。

c549dbb2da960b4

 重庆自然博物馆来源:浙江自然博物馆

 

2.2空间序列手法

作为最常见、普遍的展示手法,空间序列手法在博物馆叙事展示空间中应用最广,它包含动态情节序列、静态情节序列及重复连续的展示方式。

动态的展示空间主要是指在非固定的空间范围内的展示,根据人参观的动线规划形成的动态的空间序列,通过不停变化的空间和动线来表现叙事性。

静态的展示空间是指在相对固定的空间范围内的展示,具有较强的私密性,整体氛围平静,叙事更容易进行。动静两种展示空间相结合会产生更佳的展示效果。

当场景中具有相同的元素或者重复间断的出现时,可以增强观者对于整体空间情景的持续性感受。一条完整的叙事线通常包含一定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空间的连贯性。其中空间的连贯是由观者的参观动线和一定的空间分割组成。比如在博物馆中,有序曲、前奏、铺垫、高潮和结尾五个部分,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它们的有序串联既体现叙事故事空间的完整性,又可展示空间的连贯性,达到叙事的目的。

IMG_256

 上海自然博物馆来源:上海自然博物馆

 

2.3人文感知的手法

在叙事学的基本手法中,渲染和升华、象征和隐喻的设计方法较为常用。渲染是通过对展示环境和主题进行烘托,从而达到增强展示空间叙事氛围的效果。通常借助重复出现能突出主题的元素来体现,也可借助展示空间设计元素的综合应用来表达。象征若隐若现,优势在于本体清晰可见又不掩饰象征体,而隐喻是利用常见的物体代替另一种物体的概念,暗示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引发人们的联想。在空间叙事设计中利用那些有联系、有断续和交错的语汇要素相结合,策展人借助空间和实物向观者传达意义,意义的传达寓于形象的隐喻之中。

IMG_256

 国家自然博物馆来源:国家自然博物馆

 

3、空间叙事氛围营造方法

3.1加强观者的辨识度

空间叙事的设计过程,实质上就是唤起人们对于特定时间条件下,人们对于同样时间段发生的空间行为的回忆和心灵上的触动。观众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心里是出于一种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于过去历史的探求。所以设计师在设计空间来展示展品的时候,会更多的迎合观者的心理空间的感受。激发观者兴趣的同时能引导人们主动探究展示内容背后发生的故事内涵。

3.2加强展品与观者间的互动

现代的一些博物馆展示中,总是缺乏展示内容和观者的一些互动性,总是以简单的展示形式为主,往往降低了人们的观展兴趣。人们在博物馆中参观,空间形式感影响人们观展的情绪,情绪影响人们观看展品展示内容的质量。在进行博物馆的空间叙事时候,要满足观者心理对于展览的期盼性与展示内容的精彩性达到一种契合。所以就要在空间设计中设计一些新颖的形式和装置来吸引观者,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加强观者的参与度,调动多种感官来结合体验空间,这是一种是很直观的方式。

IMG_256

 国家自然博物馆来源:国家自然博物馆

 

3.3融入地域文脉元素

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的记录地,其功能就是对展品的保存和保护,这些过去的藏品实际上就是代表着这个国家,这个地区的优秀的有价值的文化,也是这个地域文化的象征。所以博物馆这座建筑相比其他文化建筑更增强了文化性内涵与地域性特征。

将博物馆空间设计中融入地域文脉,就是将一座城市的文化精华注入在其中。人们对于一个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对于家乡的归属感是与生俱来的。博物馆作为一个为人们提供文化活动的公共空间,不仅仅承载着叙述展示物品背后的故事,也承载着叙述该城市的传承文化。在每座富有文化气息的城市中,博物馆都是当地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3.4运用好现代技术加强塑造空间叙事主题

在博物馆的设计过程中,对于博物馆的特殊属性,就要求其不论是建筑造型还是室内展示的方式还是内容都要有自己的主题,也就是说每个博物馆叙述的主题都是不同的。特别是在室内的展示陈列部分,很多博物馆都采用不同的新技术增强展示效果,更好的引导观者参观,增强观者读取博物馆信息的心理感受,有更具震撼效果。

如浙江自然博物院举办的由肯尼斯·贝林先生捐献的肯尼斯•贝林世界野生动物展,在展览过程中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生动、科学地呈现了非洲和北美地区最有代表性的生物及其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其中,全景式浸入式集成数字化技术,将投影、展陈灯光、舞台灯光、实景、动物标本、声音音效、空间环境等相结合,呈现出不同天气(烈日和暴雨)、不同季节(雨季和干旱季节)、不同时间(白天和傍晚)的生态景观环境,通过不同的物理环境的营造来区分各个场景特点,运用熟知的环境变化制造动态人工流线,引导游客参观。运用背景画、人工景观和多媒体设备,再现非洲雨林、稀树草原、北美洲苔原、针叶森林、荒漠五大场景,将多种动物标本置入人工生态环境中,使得观者有沉浸式空间融合性。

IMG_256

 浙江自然博物院来源:浙江自然博物院

 

4、自然博物馆空间叙事设计的应用

4.1特色化展示主题

参观者通过研究自然博物馆内藏品,了解生物多样性以及环境变化对自然系统的影响。因此,自然博物馆展示空间可以根据展览大纲,结合藏品特点、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提取叙事主题和线索,构建特色展示内容,以空间为媒介展示主题概念,使叙事内容随着参观者在空间中的游览而展开。

如深圳博物馆将岭南生态景观的典型特征—“山多、水长、海阔”作为野生动物标本展的展览特色,展示不同流域的特色景观,使展览呈现出地域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的特点。

img9

 深圳博物馆来源:深圳博物馆

 

重庆自然博物馆根据重庆市的“山城”特色,通过垂直空间的层次递进打造“探秘重庆环游记”的主题展览,引导参观者思考展品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加深他们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对地方文化的认知,提高游览深度。

IMG_256

 重庆自然博物馆来源:浙江自然博物馆

 

4.2构建多元叙事视角

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时必然与自然发生互动,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发生情感连接,从而产生身份认同感。不同职业的参观者会以不同身份去观察和探索自然,不同年龄段的参观者观察自然的方式也不同。因此,可以将这些身份转化为自然博物馆叙事性表达的多元视角,使观者通过角色扮演产生不同的心理意象,获得不同的身份认同感,同时能够了解不同身份的人对自然的看法。

如上海自然博物馆设立了独立的互动展示空间,使青少年在专家的指导和讲解下亲自体验化石挖掘过程,感受考古学家在户外探索自然和采集标本的艰辛,激发他们对科研工作的兴趣。

IMG_256

 上海自然博物馆来源:上海自然博物馆

 

4.3丰富展示空间的叙事层次

在自然博物馆展示空间中,建筑空间为空间叙事提供了物质载体,将叙事文本转译为空间元素,有效地组织展示空间,以特定主题的空间场景、有层次的空间关系以及富有节奏的流线等构成一系列具有启示性的叙事元素,揭示了故事的内在逻辑和情节发展。

因此,自然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可以将特色叙事主题拆解成多个副主题,根据叙事内容、时空顺序和故事情节发展,明确叙事线索的主次关系和空间节奏。在展示空间设计时,通过组织大小、开放程度和连接方式不同的空间来构建空间序列,采用非线性的叙事模式,利用空间场景与视线组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强化展览的叙事功能,讲述藏品背后的多维价值,提升叙事层次。

如上海自然博物馆生命长河展区的设计充分证明了有意味的空间序列能够丰富参观者的游览体验层次。该展区位于建筑中庭,采用时空并置的叙事策略,充分利用大尺度空间在垂直方向上的优势,模拟陆地、天空和海洋的场景,以演化为主线,将过去和现在的生物“明星”汇聚于此,吸引不同空间参观者的视线。展区允许参观者从不同路径进入,感受宏伟且多层次的生命故事。

IMG_256

 上海自然博物馆来源:上海自然博物馆

 

4.4拓展展示空间的认知体验

结合交互技术进行空间叙事设计,使自然博物馆的展示内容和信息收集方式能跨越时空限制。

一方面,设置交互装置能促使公众参与自然信息数据收集,使参观者在收集过程中与当地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之间建立联系。

另一方面,新装置和新技术可以将叙事信息呈现在三维空间中,运用声音、灯光、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新媒体技术拓展空间边界,打造数字化展品再现自然环境,用声音和动态图像给人以多感官、沉浸式的认知体验,使参观者获得更完整、更深刻的感受和记忆。

如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充分利用人们的好奇心,提取食肉目、有蹄类和灵长目动物的毛发、牙齿和爪子等标志性特征,并且制作模型进行对比,让参观者在触摸不同模型时联系到自然界中动物的相同特征,通过触觉引导他们思考动物的演化过程,从而引发他们对自然和动物的关注。

IMG_256

 上海自然博物馆来源:上海自然博物馆

 

总之,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博物馆自身的价值属性也发生着改变。参观者对博物馆展陈方式和表现手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型自然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可以基于空间叙事理论打破传统的仅展示标本的孤立式静态展览方式采用有意味的叙事主题激发参观者的观展兴趣给参观者带来自然博物馆展陈空间中丰富多彩的感官体验。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奋飞. 博物馆空间叙事设计思维的探索. 文化月刊. 2022, (08): 97-99.

2、胡林秀. 博物馆空间叙事性设计的基本要素. 艺术市场. 2022, (09): 116-117.

3、刘晨晓, 姚健. 叙事理论下数字化交互空间探究——以博物馆空间为例. 建筑学. 2023, 234: 19-21.

4、穆容冰. 基于空间叙事学理论的博物馆空间设计研究. 鲁迅美术学院. 2019.

5、孙钰洁. 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叙事性设计方法分析. 中国文艺家. 2020, (07): 52-53.

6、王妍. 中国自然类展览同质化现象研究. 杭州:浙江大学. 2018.

7、向玥霖, 田原. 空间叙事在自然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3, (21): 100-102.

8、赵隽伯, 郭晶. 叙事性设计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应用. 论道. 2022, 15(29): 143-145.

 

专注地学文旅事业 · 共创地学产业生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