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地开展户外运动的探索路径

自然保护地开展户外运动的探索路径

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国对生态旅游服务和生态资源利用等尤为重视推动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不仅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重点领域。而自然保护地是生态旅游的最佳实践地,富集了最优质的户外运动资源,本文将探讨自然保护地如何开展户外运动,使其所蕴含的优质户外运动功能得到合理开发与利用。

IMG_256

 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图片来源:武隆旅游网

 

1、户外运动

在欧美国家,户外运动通常被视为一种休闲或游憩活动,以徒步、滑雪、登山、皮划艇等亲自然性体育项目为主要形式。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对户外运动的定义是:户外运动是一组以自然环境为场地(非专用场地)的带有探险或体验探险性质的体育运动项目群。

本文中的“户外运动”是指在自然环境中开展的以休闲、健身、教育、竞技或探险为目的体育活动的统称,依据强度和技术要求,由弱到强涵盖了包括户外休闲健身、户外竞赛、户外探险的连续谱系。

从定义上看,户外运动是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重要切入点,也是生态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IMG_256

 2013年武隆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图片来源:武隆旅游网

 

2、自然保护地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我国自然保护地领域的重大改革,也是建立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模式。

自然保护地是指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涵盖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3大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建立自然保护地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服务社会,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为全社会提供科研、教育、体验和游憩等公共服务。

IMG_256

 2016年海南火山口地质公园户外徒步健身大会图片来源:海南爱动体育网

 

3、自然保护地开展户外运动的必要性

3.1经济因素

放眼全球,利用自然保护地开发户外运动是一种常态。据统计,国际上自然保护地年均接待户外运动参与者和游客约80亿人次,广泛开展了徒步、登山、露营、攀岩、自行车、滑雪、皮划艇、滑翔伞等户外运动项目,并促进了户外装备器材、教育培训等业态的发展,创造直接收入6000亿美元。

目前中国每年有近2亿人参加户外运动,同时中国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4.7%,其中14个省级单元的山区面积超过60%,7个省级单元的山区面积超过99%,可见中国拥有庞大的户外运动人口和丰富的户外运动资源,若不予以利用也是一种资源闲置行为。

3.2资源因素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自然保护地都地处具有原始自然状态的区域,保护地内具有完整的生态系统和原始自然环境,而且占地十分辽阔,少则几百平方公里,多则几千平方公里,甚至上万平方公里。辽阔的原始自然生态区域、丰富的地形地貌、得天独厚的地质资源为开展户外运动提供了天然便利条件。户外运动依托于自然环境,运动种类多种多样,包括空中、地面、水域等不同的运动项目。

3.3环境因素

自然保护地是保护生物种类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并实现自然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要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而且也是实现国民自然教育的场所。实现这一功能主要因为在自然保护地内具有多种多样的动植物系统,不同的自然保护地存有不同的珍稀动植物。

户外运动具有自然教育功能。其主要体现在户外人群在参加户外活动过程中,受到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教育,同时,利用自然保护地具有的珍稀、独特、多种多样的动植物生态系统,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毁坏后的难以恢复性,不断提高户外运动者的生态保护意识,并向外宣传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生态保护意识,达到自然教育的目的。

IMG_256

 浙江户外运动大会图片来源:浙江在线

 

4、自然保护地内开展户外运动面临的问题

4.1环境破坏

我国人口众多,喜爱户外运动人口数量也逐年增加,随着来到自然保护地的户外爱好者数量增加,将会对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造成巨大压力。他们在进行户外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不仅会对自然保护地的水资源造成污染,也会对生态环境平衡造成冲击。

同时,在自然保护地里开展户外运动,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和人员的安全,需要在保护地建造户外运动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各种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修建,不仅会造成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也会破坏保护地原有的自然景观,使保护地的原始风貌丧失吸引力。如攀岩运动,如果过度开发,在山体岩壁上使用电钻打孔、打岩钉,安装挂片、膨胀螺钉等,这不仅改变了山体岩壁原始风貌,也会使山体不同部分的风化速度发生改变,加快山体分解速度,最终造成山体岩壁整体性崩解,造成不可修复的、无法挽回的损毁。

IMG_256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走读自然”徒步大会图片来源:广州市体育总会

 

4.2项目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

受到自然保护地严格的管理制度、生态保护等方面的限制,出于对户外爱好者安全和保护生态系统的考虑,实际能够在自然保护地开展户外运动的项目非常有限,大多局限于户外徒步、穿越、露营、登山、户外跑等运动项目。如果仅仅开展相对简单的、易于实施和管理的户外运动,容易造成自然保护地户外运动项目同质化严重的现象,众多自然保护地开展的户外运动大同小异,鲜有特色,不仅难以形成独有的风格和特点,同时也难以满足户外爱好者从事各个不同户外运动项目的需求。

4.3安全事故问题

户外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天气的多变性和对户外参与者的心理稳 定性、体能储备和户外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这些因素决定了户外活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缺乏严格的培训和专业机构指导的自发组织户外活动,发生的安全事故较多。有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不喜欢寻常线路和人为设定的规定路线,更喜欢到人迹罕至、很少有人涉足的区域,因为这些没有被开发、无人涉足的区域,保持着原有的自然原生态,能满足他们对大自然的挑战性和冒险性心理。但由于自然保护地的地形异常复杂、天气变幻不定,户外爱好者常常由于准备不足、技能缺失、计划不周密而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近两年社会影响面较大的事故有:2020年12月,冰川王子王相军在攀登西藏那曲嘉黎县的依嘎冰川时不慎失足落入冰川暗河中失踪;2021年5月,白银市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因突发极端低温造成21人失温遇难;2022年8月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龙漕沟突发山洪造成在此避暑戏水的7人遇难。 这些惨痛的教训给所有户外运动者和管理者敲响了警钟。

IMG_256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走读自然”徒步大会图片来源:广州市体育总会

 

5、自然保护地内开展户外运动的可行性路径

5.1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制度保障

国外自然保护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保障自然保护地科学安全地开展户外运动。美国国会自1916年始先后颁布《国家公园管理局组织法》《荒野法》《原生自然与风景河流法》和《国家风景与历史游路法》,明确各类自然保护地由专门化的管理机构进行治理,并明确将徒步、原始性野营、非机动划船等户外运动项目列入在允许开展的活动范围。每一个自然保护地的管理机构还会根据自然保护地自身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如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管理局出台了《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安全条例》《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令》等,明确自然保护地开展户外运动的区域、路线、项目类型、场地设施建设情况与限制行为等,由此有序开展了骑行、攀岩等十余种户外运动。

因此,为进一步统筹自然保护地与户外运动发展,借鉴国际经验,我国需要对自然保护地开展户外运动的政策法规进行完善。需进一步明确政府与管理机构等主体在保护与开发方面权利、责任和义务、保障公众游憩休闲权利、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等内容,为自然保护地开展户外运动的定位以及运行方式提供指导。

IMG_256

 2013年全国山地户外运动技能赛图片来源:新浪户外

 

5.2开展户外自然教育,提高运动者素质

国际上,自然保护地把环境教育与安全教育统称为户外教育。户外教育通过徒步、登山、露营、素质拓展等户外运动,让学习者在自然环境中学习无痕山林的理念,产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同感,从而形成更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更主动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

我国的户外自然教育整体尚处于初期阶段,存在偏离教育主线向旅游发展、教师缺乏能力与资质、行业自律性低等问题。因此,要推进自然保护地户外自然教育,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研发户外自然教育课程内容、创新多元的教学方法、建立专业的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户外自然教育的评价体系。

 

抓手

目的

研发户外自然教育课程内容

以培养生态意识、传授户外运动安全知识与技能、提高个人综合能力为目标,针对性地建立起与参与者心智发育、户外运动技能相匹配的知识结构体系和课程体系

创新多元的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地的自然景观和户外运动项目,以知识讲授、户外运动体验、安全救援模拟演练、案例研讨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参与者理论联系实际,在具身体验中,通过身体运动和听觉、触觉、视觉等感觉,进一步认识到环保与安全的重要性,形成保护环境与注重安全的意识、行为

建立专业的人才队伍

通过开展业务培训、海外交流等学习活动,提升户外营地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鼓励自然保护地与高等院校建立科研、实践和培训基地,培养专业的户外营地教育人才,从而以专业的人才队伍保障户外运动人口素质教育的水平和效果

建立健全户外自然教育的评价体系

把学生满意度、师资配备、基础设施建设等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全面考察户外营地的教育效果和发展潜力。由国家、行业协会或其他组织评选优秀户外营地的标杆,推广优秀经验,以此营造良好的户外营地教育环境,为户外运动人口素质的提升提供优质土壤。

 表1 自然保护地开展户外自然教育路径分析据周丽君、王琰,2023改

 

此外,近些年来广东省积极组织开展了户外运动+古驿道文化为特色的广东省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户外运动+植被辨认为主题的丹霞山野生植物辨认大赛等活动,吸引了一大批朝气蓬勃又具有探索欲的成年人参与。

5.3生态保护优先,加强环境风险评估与监测

环境风险评估是在于全面了解开展户外运动可能造成的各类环境风险,并提出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法。国际上自然保护地通常采用空间影像的图解分析与仿真模型等方法对环境风险作出识别,并列出重点监测清单。如澳大利亚户外运动胜地科修斯科国家公园通过风险识别,认为徒步有可能造成土壤侵蚀、真菌病原体传播、外来物种种子散播、植被破坏等。

生态环境监测旨在测量户外运动设施建设、活动开展等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实际影响。自然保护地管理部门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对生态薄弱、出现稀缺物种的区域进行封闭和修复。对于难以达到环境要求的户外运动,自然保护地要制定一系列干预措施,如暂时性停业、缩减和控制参与人数、引导和约束参与者行为、改造户外运动场地、重新设计户外运动路线等。

因此自然保护地要组建自然资源、户外运动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团队,从碳足迹、景观资源完整性、生物资源安全性、生态服务功能可持续性等方面入手,科学分析不同类型户外运动项目对自然保护地水、空气、土壤、岩体、动植物等生态环境的影响内容与程度,继而制定户外运动环境重点监测清单,提前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后果的对策。其次,加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建立自然保护地“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监测户外运动设施建设、项目体验及赛事开展对环境的实际影响,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进一步以监测结果为依据,干预户外运动开展。

IMG_256

 2013年全国山地户外运动技能赛图片来源:新浪户外

 

5.4打造特色品牌,提升“造血”能力

国际上自然保护地通过开展户外运动赛事与节庆活动,营造浓厚的户外运动文化氛围、拓展自然保护地的增收渠道。如美国新河峡谷国家公园把每年十月第3个星期六设为新河大桥日(Bridge Day),在高约267米的新河大桥桥顶举行定点跳伞活动,每年吸引十余万人观看此活动,并获得转播费、赞助费和参赛门票等各类收入超过300万美金。

我国自然保护地供给的户外运动项目则较为单一。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自然保护地开展户外运动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在1818 个自然保护地中,开展最多的运动项目是徒步(49.34%),其他依次为登山(46.04%)、露营(28.38%)、自行车运动(23.27%)、素质拓展(18.04%)等。单一的户外运动项目已经难以满足户外运动参与者多样化的体验需求。因此,自然保护地开展户外运动需要创新户外运动产品与服务。

(1)       丰富户外运动产品与服务类型。如开展马拉松、越野跑、铁人三项等户外运动赛事与节庆活动,提供装备器材销售与租赁、向导与背夫等各类服务,从而满足户外运动消费者多元化、高端化的消费需求。

(2)       建立自然保护地开展户外运动的特许经营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尤其是自然保护地当地居民参与自然保护地户外运动项目的经营,在制定区域或线路内提供优质的户外运动产品与服务,顺应户外运动个性化、专业化的趋势。

(3)       加强技术要素的驱动作用。以大数据、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技术为依托,对接供需两端,打造全方位、多元化的沉浸式体验感,科学指导户外运动安全开展,进而提升户外运动参与者的满意度,加强户外运动安全管理。

IMG_256

 浙江省第二届户外运动大会暨莫干山户外运动嘉年华图片来源:浙江省体育局

 

5.5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可梳理现有的户外活动基础服务设施,结合户外运动专家意见,开发一批代表性户外活动路线、场地,完善路线和场地的基础服务设施水平,基础服务设施尽可能地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保留户外运动参与者所追求的野趣。

通过多渠道传播方式对外公布,引导人员在指定区域活动,减少因攀爬未经开发路线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加强自然保护地内生态标识系统建设,及时勘界立标,明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边界,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最新的电子围栏技术,对误入核心保护区或者危险地带的人员进行及时短信提示。

针对自然保护地内一般设有管理人员或护林员的现状优势,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应将更熟悉事发地地形地貌、小气候,距离事发地最近的自然保护地基层管理人员纳入进来,加强这些人员的野外救援和生命急救能力培训。

IMG_256

 浙江省第二届户外运动大会暨莫干山户外运动嘉年华图片来源:浙江省体育局

未来,随着户外运动参与人数的不断增加,自然保护地内开展户外运动的政策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地内开展户外运动也将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本文从完善政策法规、开展户外自然教育、生态保护优先、打造特色品牌、完善配套设施等几个方面探讨自然保护地开展户外运动的可行性路径,以期为中国自然保护地开展户外运动提供参考,助推我国体育强国与生态强国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曹春红. 湘西山地户外运动资源开发 swot 分析及策略研究. 吉首大学. 2018.

2、陈广超. 自然保护地内开展户外运动管理分析. 林业科技情报. 2023, 55(2): 153-155.

3、龚小芹, 崔倩如, 李元. 美国国家公园系统户外运动发展现状, 经验省思与本土启示.世界林业研究.2022, 35(4): 7.

4、王思宇. 基于访客类型的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设施典型设计研究. 广州大学. 2022.

5、吴阳,苍海.我国国家公园开展户外运动的问题与对策.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21, 37(1): 53-58.

6、谢冶凤, 吴必虎, 张玉钧, 王梦婷.中国自然保护地旅游产品类型及其特征.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1, 40(3): 69-74.

7、杨立彬, 褚依丹, 张畅, 丛丽, 李奕. 国外国家公园开展户外运动的准入机制经验及启示. 世界林业研究. 2023, 36(3): 81-89.

8、游茂林, 刘俊. “两山”论与户外运动资源开发的辩证关系.湖北农业科学. 2021, 60(6): 139-142.

9、周丽君, 王琰. 自然保护地开展户外运动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人地关系协调视角. 体育学刊. 2023, 30(2): 49-56.

专注地学文旅事业 · 共创地学产业生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