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学校的探索路径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自然教育是以大自然为载体,引导公众认识自然和尊重自然的有效方式,在提升全社会对自然的认知水平和自然保护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然保护地作为最大的“自然博物馆”,是天然的自然教育载体。提升其自然教育水平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以及生命共同体构建。

1、自然教育的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开展环境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70年代美国就颁布了第一部《环境教育法》,启动了相关工作。2005 年,美国作家理查德 •洛夫首次提出自然缺失症概念,揭示了当今社会少年儿童与大自然的关系产生了断裂,随之引起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

由此,与自然生态相关的科普教育逐步被人们重视起来,自然科普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期。自然科普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因为他们是最容易发生改变的群体,且最有可能影响未来的发展。

我国的自然教育事业起步相对较晚,2010 年开始进入发展期,2014 年民间组织了首届自然教育论坛,加速了行业发展。

img1

 月牙湖自然学校开课(来源:闫艳,2020

 

2、自然学校

自然学校建设是自然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随着自然教育的发展而诞生的新概念,它是全社会参与自然教育的平台,也是一种追求可持续共生社会的发展方式。

2016年,原环保部宣教中心正式发布了《自然学校指南》,该指南是原环保部宣教中心、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深圳市华会所生态环保基金会共同开展的全国自然学校能力建设(简称自然学校)项目的重要成果,旨在为拟建、在建、已建的自然教育场所提供参考和帮助,引导公众走进自然,参与有意义的户外学习,进而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和素养。

从《自然学校指南》对自然学校的概念定义为自然学校项目,是希望在全国建立一个自然教育场所的网络,帮助各自然教育场所通过对设施、空间、环境的巧妙利用,提供高质量的环境解说及特色教学课程,引导公众在自然中学习和体验。

自然学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校,而是指有专家指导的、有具体负责人,联系地址,活动流程,活动场所和参加人员联系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体验大自然活动的组织。

综上,自然学校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针对特定群体,结合本土资源,围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常识,进行自然体验教学的社会化公众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平台。

img2

 《自然学校指南》中自然学校建设流程来源:金玉婷,2016

美国各州现已有3000个户外自然教育中心,全国几乎所有的博物馆、国家公园、森林、湿地等场所都承担着对中小学生的自然教育任务,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源于19世纪30年代的露营教育、强调关注自然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育教育、美国农业部发起的乡村教育、鼓励实践中学习的“做中学”哲学、强调思考人地关系的资源管理教育等。

眼下,自然教育正在成为各地青少年喜爱的校外教育内容。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林草、旅游、教育等各领域“十四五”规划,都对自然教育作出部署,这些顶层设计为自然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

山西、吉林、浙江、福建、湖北、广东、河北、黑龙江、贵州、陕西、上海等省(市)也都建立了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自然学校(基地),不断推动自然学校规范化、标准化,提升自然教育服务能力。截至目前,中国林学会共认定全国自然教育学校(基地)230家,发布自然教育团体标准5项,自然教育优质活动课程105项,推荐自然教育优质书籍126本。

img3

 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来源:金玉婷等,2016

 

3、自然学校的功能

自然学校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手段是保护及建设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其主要职责是在完善并发挥自然生态环境功能的基础上,要健全师资队伍、自然解说、课程资源的开发、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等多方面的职能,当学习者置身于完善、美丽、和谐的自然教育环境,接受形式多样的教育内容时,使他们由衷地发出赞叹,并对优美的自然环境产生尊重欣赏和爱护的良好情感,促进其形成绿色的价值观,培养其对环境负责任的行为。

自然学校是针对普通民众、亲子家庭、学生群体等开展的一种自然教育形式,其中学生群体是自然学校的主力军。其主要功能是在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内设置相关的配套设施,通过开展一系列课程体系、体验活动和游戏互动进行相关自然教育活动。

在自然教育学校内可开展自然教育课堂、自然教育观察与自然教育笔记、自然教育制作、自然教育互动、自然教育体验五种自然教育形式的活动,同时也会带领参与者到校外的国家公园自然环境直接体验,因此自然教育学校具备掌握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生存技能、自然价值、自然伦理四个功能。

1686749130609

 自然学校主要功能汇总(来源:龚思诗,2020

4、自然学校的规模

自然教育学校的规模依据自然保护区面积、游客容量与建设可行性有关。主要可以依据,可参考《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以及《建筑设计资料集 4(第三版)》中的教科类建筑规模划分,同时结合《自然教育基地建设》(DB51/T 2739-2020),参考王思宇对自然教育学校规模的分类,将其分为三个规模等级。

1686749572410

 自然学校的规模分类(来源:王思宇,2022

5、自然保护地自然学校的构建模式

自然保护地应以自然学校为平台,串联起一个课程、两支专业队伍、三类服务对象、四条支持途径和五大教育设施。自然学校在培养自身的自然教育团队同时,吸引众多有品质的自然教育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广泛与公益组织、政府部门、科研院校深入合作,并培养专属的志愿者团队作为支持力量,打通“政企研学用”闭环,实施“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的“三进”战略,打造自然保护地的自然教育乐园。

演示文稿1_01

 自然保护地自然学校的构建模式(来源:北京一彩

自然教育课程是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优质的自然教育课程必然是融入各种专业、精心的设计与安排,培养学生能够达成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3种层面的沟通、和谐与成长。

人才队伍是自然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自然教育课程的研发、教学、评估等工作都需要专业的支撑,因此人员的专业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然教育的品质优劣。然而,我国目前还缺乏自然教育专业的教育体系,专业人才的短缺长期制约着自然教育行业的发展。

建设配套的场域设施是开展自然教育的重要基础。各自然保护地应结合本土特色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主要从自然解说设施和主题教学场域两个方面完善配套建设。场域设施在设计和使用时,需要考虑安全性、科学性、实用性、可持续性等评估因素,进而不断优化建设。

    自然学校是全社会参与自然教育的平台,也是一种追求可持续共生社会的发展方式。生态保护不该是单一强硬的圈地封闭,而是可以通过自然教育进行正向引导,并用开放包容的姿态接纳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这样才能培育更多绿色公民,凝聚更多生态保护的力量。

总之,建设自然学校是自然保护地顺应我国新时期改革发展的绝佳选择。自然保护地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任重而道远,通过建设自然学校,充分利用保护地独特的资源,撬动社会资源的多元投入,打造富有特色的自然教育品牌,是推动全民共享的可持续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1、范存祥, 冯宝莹. 广州海珠湿地自然学校的建设与运营策略. 广东园林. 2019, 05: 28-31.

2、范竟成, 李欣, 张铭连, 朱铮宇, 周婷婷, 冯育青. 苏州湿地自然科普现状与思考.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2, 18(1): 51-53.

3、龚思诗. 拟建南岭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研究. 广州大学. 2020.

4、金玉婷, 祝真旭. 国家自然学校能力建设项目:自然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世界环境. 2016, 3: 62-63.

5、金玉婷. 《自然学校指南》正式发布. 世界环境. 2016, 1: 56-57.

6、李娅, 余磊, 窦亚权. 中国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功能提升路径—基于国外的启示与经验借鉴. 世界林业研究. 2022, 35(4): 113-118.

7、王可可. 国家公园自然教育设计研究. 广州大学. 2019.

8、王思宇. 基于访客类型的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设施典型设计研究. 广州大学. 2022.

9、闫艳. 试论自然学校建设在江苏的实践方法. 环境教育. 2020, 4: 52-55.

10、张映蓉. 基于研学视角的自然教育园设计研究 ——以东莞大岭山自然教育园为例. 广州大学. 2021.

专注地学文旅事业 · 共创地学产业生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