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治共享视角下的地质文化村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我国社会治理领域最重要的指导原则和创新方向。共建共治共享是地质文化村建设重要治理方式之一如何通过有效治理与合理的利益分享,寻找到相关利益主体在地质文化村共生的交互点,并最终导向村民共同富裕,是地质文化村建设的重要议题

IMG_256

 施家庄地质文化村来源:网络

 

1、地质文化村与共建共治共享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论的提出,为破解乡村普遍存在的要素流失、农民主体缺位、内生能力不足以及政府或资本单边主导引致利益失衡、矛盾冲突的困境提供了新思路。

地质文化村(镇)建设以“地质为基、文化为魂、融合为要、惠民为本”为基本定位,将地球故事与村镇历史融合、农业地质与农耕文化融合、环境地质与村民生活融合,打造“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宜居宜业新农村、新乡镇。

其中惠民为本意味着要以惠民富民的宗旨,改善村容村貌,实现环境优美;通过特色农副产品和文创产品销售、发展民宿、全域旅游等实现村民增收;提升村民地质文化水平,让老百姓讲自己村上的地质故事,让村民实现物质上富裕、精神上富有,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由此可见,其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不谋而合,共建共治共享下地质文化村的建设直接解决乡村普遍存在的要素流失、村民主体缺位、内生能力不足以及政府或资本单边主导引致利益失衡、矛盾冲突的困境,最终实现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目标。

IMG_256

 金村地质文化村来源:网络

 

2、共建共治共享是地质文化村的本质要求

2.1共建是推进融合的客观要求

融合为要是地质文化村(镇)建设的重点,要实现与政府、企业、专业机构和村民等各类建设力量相融合。而共建共治共享路径是强调发挥多元主体作用,通过优势互补共建地质文化村。这既能发挥村民在生产环节的成本与经营优势,又能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与规制作用,通过政策引导提升村民的组织化、专业化与社会化程度,健全资本下乡的规制,激励、约束与监督并重,一方面抑制资本张力风险,另一方面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技术、资金、品牌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通过生产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提升地质文化村的规模报酬,通过地质文化村的结构调整、产业链延伸和融合发展提升村镇的产业附加值,从而实现村民富裕,乡村振兴的目标。

IMG_256

 莲塘地质文化村来源:网络

 

2.2共治是共享的重要保障

在治理层面,村民自主路径通常会陷入两难困境,要么因有能人治理而陷入个人主义或家长式管理的泥潭,要么因缺乏治理主体而各自为战,导致“公地悲剧”。有的村镇曾因区位和生态优势吸引了大批艺术家入驻,一时兴旺发达,但因缺乏有效治理主体,村民私搭乱建、肆意涨租,最终导致租户外迁、乡村衰落。政府或资本主导路径容易出现因利益失衡引致不同主体间的矛盾冲突而陷入非合作困境。

共治是,融入多元力量,通过结构性力量整合,将政府、市场和社会联结成一个“共同体”,在民主协商和权力制衡的原则下,采取对话、妥协与合作等方式,界定各主体的权责利边界,调和各主体的利益矛盾,发挥各主体的资源优势,在各主体间最大限度地达成共识,采取一致行动共治公共事务,实现共生发展。

 

2.3.共享是地质文化村发展的重要抓手

地质文化村的建设以共享发展为重要抓手,通过制度的适应性变革,处理好政府、资本与村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利益关系处理得好,可以反过来调动资本投入地质文化村建设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文化村共建,二者相辅相成;利益关系处理得好,也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共治,让相关利益主体和谐共生。

    共建共治共享路径既坚持实现地质文化村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避免村民自主路径下的两极分化以及政府或资本主导路径下的利益失衡问题,又强调渐进共享的原则,承认共享发展会经历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地质文化村建设成果的分享应兼顾参与者的贡献与能力差异以及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从而避免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

IMG_256

 莲塘地质文化村岩石剖面来源:网络

 

3、地质文化村的共建共治共享路径设计

3.1共建机制

一方面通过教育培训以及还权赋能提升村民的地质文化水平,唤醒村民参与地质文化村建设的主体意识,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形式,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地质文化村萌芽于地质遗迹、根植在地质环境、开花为地质文化、落果到地缘人家,以地质遗迹资源为载体,把地质文化和乡村文化“串起来、用起来”,促进了地质+旅游、文创、农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精准脱贫、传统村落保护等政策的有机结合,改善了村容村貌,实现了农民增收。

如依托优质土地资源,开发富硒、富锌、绿色有机农副产品,发展“地质+生态农业”的特色农业。依托地质遗迹资源、优美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民宿、民居以及民俗等活动,发展“地质+生态旅游”的乡村休闲游;是依托地层化石、地层剖面、地震遗迹、陨石坑、地理界线以及特色动植物等资源,结合周边乡土文化、红色文化等,开发学生研学与自然教育、劳动实践等场所,发展“地质+自然教育”的自然教育产业等等。

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城市资本与人才下乡,探索与村民行之有效的合作共建机制,让他们参与文化村产业经营、土地整治、农房建设、生态修复保护以及地质文化文明培育。让地方村民全面参与到家乡建设中,可以让村民在建设过程中普及地质文化知识,并能自发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IMG_256

 下牙地质文化村来源:网络

 

3.2共治机制

主要由村民权利保障机制、政府权力约束机制和资本张力规制机制构成。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地质文化村应在党委的领导下从单边治理转向共同治理。一是围绕关乎村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从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和收益权入手,健全村民权利保障机制,提升村民组织化程度,增强村民对外部负面冲击的韧性,让村民有能力“自治”和自行维护权益。

二是明确引入资本的制度。要是不引入资本,地质文化村后期法阵可能会面临要素流失、村民主体缺位、内生能力不足的难题,而引入资本则可能因其逐利性带来的无限张力造成利益失衡、地质环境破坏等风险,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激励与惩戒手段并用,对资本张力进行有效规制。

 

3.3共享机制

主要由土地收益共享机制、产业收益共享机制和地质(生态)收益共享机制构成。首先,应建立资本下乡共建地质文化村的准入机制,把妥善安置村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引导村民融入现代农业体系、扶持村民提升文化素质、人力资本价值等作为准入条件。

其次,在收益分享上既要遵循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按贡献和能力分配的原则,又要对村民给予适度的人文关怀,平等保护村民和资本的合法权益。在此前提下,鼓励资本与村民探索多样化收益分享方式,如“租金动态上涨”“收益保底+利润分红”“联合经营、按比分配”“资源入股、锁定风险、优先分配”等方式,保障村民切实享受到地质文化村建设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地质(生态)补偿收益和产业经营收益的实惠。

IMG_256

 高滩地质文化村水云洞来源:网络

 

4白雁坑地质文化村的共建共治共享

白雁坑地质文化村的建设得到了全体村民的关注和支持。乡、村干部为踏勘线路和项目现场爬了记不清次数的山,村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劳动力参与建设施工。在村两委会的召唤声中,老百姓都热情地参与到地质文化村建设中,在修建游步道、长廊、安全护栏等建设项目过程中,他们出谋划策、投工投劳、不计较微薄的报酬,用粗实的双手,建成了一个又一个景观节点。修建游步道的石材都是从距离香榧地质公园几百米开外的地方运来的,运到山脚后再用人力一块一块抬到山上,既做到了就地取材又保护了地质生态。

藏在大山里的白雁坑,过去名不见经传。受益于地质文化村建设和当地政府及村民们的支持,白雁坑村以地质遗迹调查成果为基础,深入挖掘地质元素,有效融合各类资源,集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特色农产品生产、地质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为一体,既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普及了地质科普知识,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是共建共治共享下地质文化村建设的重要成果。

1

 白雁坑地质文化村来源:网络

 

总之,地质文化村的建设发展通过共建共治共享,可以破解乡村普遍存在的要素流失、村民主体缺位、内生能力不足以及政府或资本单边主导引致利益失衡、矛盾冲突的困境,形成“共治保共享、共享促共建”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宜居宜业新农村、新乡镇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       姚树荣, 周诗雨. 乡村振兴的共建共治共享路径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 2020, 422(02): 17-32.

2、       姚慧. 地质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嵊州市白雁坑村地质环境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实践与思考. 浙江国土资源, 2020, 208(08): 36-37.

3、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 地质文化村(镇)建设工作指南(试行). 2020.

4、       陈霄, 余佳钧, 张建芳. 穷山沟活用地质+”,地质遗迹成为致富富矿——地质文化村的幸福密码. 浙江国土资源, 2021, (2): 24-25.

5、       马海韵.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理论内涵——基于社会治理创新的视角.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04): 137-145.

6、       周进萍.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域下共建共治共享的实践路径. 领导科学, 2018, (8): 4-7.

专注地学文旅事业 · 共创地学产业生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