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地质博物馆的发展

        地质博物馆是地质文化的展示与传播窗口,承担着推广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的文化治理职责。本文以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发展为例,对地质博物馆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整合分析,提出地质博物馆“线上”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

IMG_256

中国地质博物馆来源:中国地质博物馆官网

 

1、我国地质博物馆的发展

1916年,中国地质博物馆伴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初始而诞生。此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涌现了大批依附于各地大学、地质调查机构的地质类陈列馆(室),纷纷举办地方性临时地质展览会。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科普委员会、青少年地学夏令营、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等相继成立。21世纪,地质公园、矿山公园的批准与建设,带动地质博物馆走向极速发展阶段,截至2019年9月,国家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内建设的地质博物馆数量已达300余处,成为我国地质博物馆的新生力量及主要组成部分。

img2

我国地质博物馆的分类据:宋玉平等,2020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科普水平偏低,解说系统过于专业

部分地质博物馆的科普水平偏低,展览方式上虽然大部分采用了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及互动式的展陈手段,但是缺乏创意,说教和灌输意味重,缺少有效、有趣、吸引人的讲解。

我国公众对地质知识的了解水平更是仅限于中小学阶段,多数旅游者在参观完地质博物馆之后都表示“解说文字单薄”“看不懂”,即使被某些展品所震撼,也只是觉得看个“热闹”。相比之下,小朋友们虽看不懂,但会更“感兴趣”“喜欢”。

2.2展陈古板,形式单一

    “陈列给观众看”是博物馆最基本的职能,但多数地质博物馆以静态实物展陈为主,缺乏体验互动性项目,博物馆高品级资源价值与现实的生产价值完全不匹配,资源价值释放率低,有游客明确指出“展陈呆板”“教育效果一般”。虽然大多数博物馆每年都开展了不同主题的科普活动,取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但不少博物馆的科普活动属于“一过式 ”,持续时间较短,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1262303012517449728

安徽凤阳国家地质博物馆来源:网络

 

2.3业态单一,功能不完善

丰富的业态能为博物馆大量引流,持续更新能赋予博物馆永久生命力。但多数地质博物馆仅重视自身展陈,并不关注博物馆之间的展品交流以及科普活动设计、娱乐项目引入、文创商品开发、特色餐饮供应等其他业态,导致游客给出“看点有限”“门票好几十,进去五分钟”“隔好几年领孩子再去跟我学生时代一样”等评论。

 

2.4缺乏高水平科普人才及作品

大多数地质博物馆中,具备地质知识的讲解员尤为缺乏,很多地质公园、矿山公园的讲解员在讲述地质景观时往往注重于表象和一些扑风捉影的神话故事,很少探求地质现象的本质,达不到普及地质知识的程度。绝大多数博物馆很少有自己原创的科普作品,市场上也鲜有相应的科普书籍、影像作品,针对青少年的地质科普读物更是少见。

IMG_256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来源:网络

 

3、我国地质博物馆的发展思路

    针对地质博物馆存在的实际问题,以中国地质博物馆100多年来的发展进程、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的探讨,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3.1提升馆藏水平

藏品是博物馆的立身之本,是博物馆的生命线,也是博物馆区别于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等其他社会公共文化机构的重要标志。丰富的馆藏对于博物馆建设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地质博物馆自2011年以来,依托《地质遗迹标本采集与购置及综合研究》专项经费,采集、购置地质标本3000余件,并在标本采集、购置与征集工作上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即两个 “三分离” (调研、谈判、决策相分离,询价、议价、定价相分离)原则和三个“机制”(纪律监察制约、专家咨询评价、集体参与民主决策)。

IMG_256

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来源:网络

 

3.2提高博物馆科普能力及水平

    3.2.1优化常规展览,打造精品临展

    地质博物馆应是一件精美有内涵的艺术品,而不应是机械刻板的“仓库”。展陈理念要由“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展陈设计除涉及古生物学、岩石学、地质学等专业知识外,还需用到建筑、景观、美术、音乐、旅游等多学科知识。要明确博物馆主题,通过光、音、形的设计震撼游者感官,渲染浓郁的展示情感,把博物馆打造成“一篇记叙文”。

陈列是博物馆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也是博物馆特有的语言。基本陈列是博物馆的灵魂,而临时展览是陈列展览的有效补充,它能紧扣时代脉搏,吸引更多观众。地质博物馆应在不断优化常规展览之上继续打造推出精品临时展览。

中国地质博物馆推出的《百年历程——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100周年成就与精品展》、《首届中国矿物精品展》、《世界矿物精品(2017)展》等展览成为国内业界展示高质量矿物标本的经典展览,值得所有地质博物馆学习研究。

IMG_256

中国地质博物馆百年精品展来源:网络

 

    3.2.2丰富科普活动,提升科普效能

地质博物馆在资金预算不足的情况下,可先以投资少、效果好、性价比高的科普活动为先导。结合时代热点,确定活动宗旨(why)、主题内容(what)、参与群体(who)、体验方式(how),例如,举办化石挖掘修补、古生物创意拼图、火山喷发实验模拟、与恐龙赛跑、博物馆寻宝等活动,以丰富的活动提升科普趣味,提升地质博物馆的软实力。

中国地质博物馆近年来推出一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如“石上” Party主题科普活动、一笔生辉——绘制绿色地球科普活动、化石“模”法师、点石成画——矿物颜料绘扇面等一系列活动。除此之外,中国地质博物馆还走出博物馆,面向全国公众传播地学知识,在湖南、江苏、湖北、辽宁、内蒙、西藏等地举办大型科普活动。

img7

中国地质博物馆科普活动来源:中国地质博物馆官网

 

3.2.3通俗科普语言,让公众接受

科普不同于教学。科普的重点是通过趣味性启发,在游者心中埋下一颗求知的种子。如何将繁杂的专业知识进行提炼简化,转化为大众易于理解的语言,并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科普方式,从一个或几个点抓起,激发大众的兴趣,引导其自主探索,是地质博物馆科普工作的重任。

如某站UP主粉丝近百万人,以拟人的手法将古生物进化史讲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单个视频点击数可达200万之多。另有某乎大神、公众号大V、贴吧等地学科普者的文案也通俗易懂,虽然内容有不严谨之处,但风格可供地质博物馆解说系统借鉴。

IMG_256

中国地质博物馆科普活动来源:中国地质博物馆官网

 

3.3创新展览内容和形式

增强展览内容的学术性、整体性、生动性。更好地揭示和展现地球科学的文化价值、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同时,引导人们在参观娱乐中学习地学知识、启迪思考。在展览形式上除了充分运用声、光、电、多媒体技术外,要增强展览的参与性、互动性。

红外体感交互技术、触摸感知技术、全息投影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相继出现,为地质博物馆展览的创新化、活态化体验提供了科技支撑。让展品“动起来”,让地球历史“活起来”,从视觉、听觉、力觉、温觉、湿觉等多重感知出发,增强游客代入感,增强模拟场景的“真实性”,打造一场体验深刻的地质科普之旅。

1

湖南地质博物馆投影沙盘互动来源:网络

 

3.4建设“线上”数字地质博物馆

    网络媒体为博物馆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扩大了博物馆的影响。只需运用简单的网络技术,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博物馆都可以建立网站,在互联网上发布地址和藏品信息,宣传自己的服务。除此之外,博物馆可以将不同地质博物馆的优势藏品资源优化整合起来,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打造时刻都在线的数字地质博物馆。

    “线上”的数字地质博物馆可以依托不同类型地质博物馆中的海量藏品,进一步探索开发数字地质博物馆APP或小程序应用,发布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参与游戏、电影、动漫制作等方式,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打造自然资源文化“线上”服务平台。

zy20171214155422

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来源:张掖世界地质公园

 

3.5丰富功能,创新业态

地质博物馆要重视现代人们在审美、求知、休闲中的需求,在博物馆传统功能的基础上,融入地学知识,叠加特色“吃住行娱购”功能。以标本特质为依托,开发相应的美食、美宿、美娱、美物产品,如:“大裂谷牛排、恐龙化石饼干”等特色餐饮,“盗蛋龙蛋屋、紫水晶洞屋、钟乳石穴居”等非标住宿,“海百合书签、镜铁矿项链、页岩笔记本”等文创手办。通过多元业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场馆价值,释放地学文化产业活力。

2

石林喀斯特地质博物馆奇石宴来源:网络

 

作为地学文化重要传播和传承载体的地质博物馆,理应起到促进自然资源文化建设、拓展地学文化视野、丰富地学文化内涵、普及地学科学知识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地质博物馆在馆藏、科普、陈展以及“线上”融合的发展方向为地质博物馆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1、       龚文婧. 自然资源类博物馆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1, 38(5): 75-79.

2、       贾跃明, 刘树臣, 陈媛媛, 徐翠香, 何哲峰, 阮佳萍. 中国地质博物馆的百年历史与创新发展// 首届“一带一路”科普场馆发展国际研讨会. 2017, 193-200.

3、       彭艳菊, 周艳, 何哲峰. 我国地学类博物馆科普现状分析, 地质论评, 2015, 61: 860-861.

4、       宋玉平, 宋宁, 郭二鹏, 周培培, 张伟. 文旅融合背景下探讨地学博物馆发展之路.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20, 4: 45-46.

5、       张亚钧. 我国地学类博物馆发展现状与思考. 中国博物馆, 2013, (04): 22-27.

6、       赵瑜. 地质博物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挑战与机遇. 华北自然资源, 2019, 89(02): 134-135.

 

专注地学文旅事业 · 共创地学产业生态

推荐阅读